8/13/2025

家父洪元約醫師的告別式

   上星期三(8/6/2025)回西雅圖參加二哥洪賢造的葬禮(將他4 年前的骨灰正式埋葬),隔天拜訪他的小兒子Eddie, 沒想到在他家挖到寶!

         從家母留下的一些像簿中,第一次看到了父親1945 年的告別式,是我不曾看過的。也看到了當年大哥洪深造的告別式。(雖然我似乎曾經看過當時父母哭腫雙眼,哀傷的相片。但沒看過大哥的告別式正式的相片。)因此再度勾起了80 年前的傷心往事,無限思念我的父母及哥哥們。大哥的Baby 相片與二哥的baby 相片很相像,又貼在附近,常常讓我搞不清。所以這次,我可好好地看清了大哥的遺照,彌足珍貴。特地在此與大家分享這些照片。

家父洪元約醫師的告別式

左邊母親抱著我,右邊快3歲的二哥站在父親新墳前

父親出徵當軍醫的遺照

大哥洪深造最後的留影


大哥洪深造的告別式
(註:我大哥的名字“深造” 正反映家父 (洪元約--台灣總督府台北醫學專門學校1935年畢業) 當年想要更深入醫學研究的願望。無奈祖父急著退休,迫不及待地要父親醫專畢業後,馬上回家開業,繼承父業。二哥名為“賢造”(聰明被造)。 如果我出生是一個男孩的話,我的名字會是“聖造”(神聖被造)。所有這些名字都歸功給上帝。畢竟如果上帝不允許我們出生的話,我們大家就都不會出生了。家父也只活了31 年,與神靖丸同沈西貢外海,真是英年早逝。)

詳細見下鏈 Posted on 2016

。。。最近我觀看一片“浮光掠影” (DVD Joaquin Rodrigo Concierto de Aranjuez) 羅得利哥 的『阿蘭輝茲協奏曲』由吉他家 Pepe Romero 與 Academy of St. Martin in the Fields 聯合演出,製成專輯,慶祝羅得利哥90歲生日。羅得利哥傳奇的音樂人生,被剪輯片斷地描繪出來,叫我深受感動。

( * 話說西班牙音樂大師羅得利哥 Rodrigo 在被傳染白喉之後變瞎,失去他的靈魂之窗。他的鋼琴家妻子成為他眼睛,幫他看這大千世界。無論何時何地,她都向他不厭其煩地描述週遭環境的一切,並且為他大聲朗讀報紙。他倆以音樂連心互動,那份默契情深,形影不離,明眼伉儷也少有,遠不及者彼彼皆是。總而言之,她可以說是他的靈魂,簡直形同他的另一個自我。 他倆達到的境界肯定是摯愛的高峰。彼此之間如魚得水,志同道合,幸福滿足洋溢於言表。無情歲月催人老,他倆卻欣欣然於物表之外。 他們一起彈雙重奏,十分可愛,默契依然。感情如此地昇華崇高,令人響往及叫人受到大大鼓舞,真是我們大家的楷模,好一幅白頭偕老的美麗畫像。

他們的人生絕非平順,也曾歷盡滄桑。他們第一個孩子產下是死胎,他的妻子也因此身體虛弱,奄奄一息,瀕臨死亡。面對這麼大的打擊及極度痛苦,Rodrigo 卻譜寫此名曲,描繪出他心靈的極瑞掙扎煎敖,瀕臨絕望的努力祈求。 最後,他的掙扎結束,他將這一切都放在上帝手中而得到平靜與安寧。*)
Concierto de Aranjuez, Joaquin Rodrigo, 

羅得利哥的不朽名曲
『阿蘭輝茲協奏曲』,讓我想起我的爸爸,如果他是一個作曲家,或許也會像Rodrigo一樣,寫下一曲偉大的樂章吧。因為家父給我大哥注射白喉疫苗,想要在5分鐘內治好他,沒想到5分鐘就結束大哥的小生命。大哥對白喉血清,如此劇烈過敏反應是相當罕見的,立即結束了他的生命,臨死一直呼叫 Obu, Obu…( ”水”), 顯然乾渴至死,令人慘不忍睹。我的父母因此徹夜未眠,紅通通哭腫了雙眼。多麼悲傷,那份痛楚與心傷,愛之卻反而害之,真是痛不欲生,悔恨交加。那是我家第一個悲劇。當時,大哥才一歲半,仍是獨子,正是牙牙學語,天真無邪,非常可愛的年齡。家母也許還不知已身懷二哥。由於這種家庭背景,我對Rodrigo名曲,強烈共鳴,大為震憾,幾乎落淚。 我想Rodrigo 確實表達出我父母曾經感受過的大哥意外死亡,因為他們也將痛失愛子的悲慟,至終交在上帝手中。在我的童年,母親常領我與二哥唱此詩,至今仍深刻我心。

玆錄第一小節如下:

“主所愛的囝仔, 暫時住世間,雖死掠做利益,罪惡久害人,罪惡久害人。”
(#424 old hymn book)
主應許,將來在新天新地裡,不再有眼淚。上帝將擦乾我們所有的眼淚。讓我們都期待新天新地,早日來臨吧!

Lyric below:
All my lifeAll the years that I have spent with youWere they a dream made sweeter by your smile?All of those days I think of nowWondering when will I see you again?
Now and thenI speak out just as if you were thereAnd all the music of your voiceThat echoes through my heart and fills my mindSomehow makes the silence easier to bear
But there are times when I think of what life will be likeWhen the children are grownAnd I'm afraid to be alone
Looking at themI can see everything I treasured in youThey have your way of speaking with their eyesThey have your laughter now and thenI look at them and I see you again
Oh, my loveHow I loved you, you'll just never knowAnd in my heart I just grow older every day that we're apartWith all the memories of long agoAnd all the beautiful things that I wanted to sayAnd that stayed in my headSomehow never got said
So much to learnThere is so much to learn about loveAnd I'll wait until then'Til the day when I see you again
When will I see you again?
Source: Musixmatch
Songwriters: Joaquin Rodrigo
















1/11/2025

神靖丸遇難80年紀念 - 台灣茶的故事出版

台灣茶的故事中英文雙語版為父親和母親兩家族留下歷史記錄。

9/26/2024

John Groot's new post on Shinsei Maru

This is a blog post by Mr John Groot https://thecultureshack.blog/2024/09/26/legacies-of-the-pacific-war-from-tamsui-to-yasukuni/

2/14/2024

追念我的阿公洪金江及緬懷蘭醫生

洪金江 Âng Kim-kang長老略傳 (四男洪元表記)

孫女 Bi-ho (二男洪元約之女)註:家父洪元約因為孝順才去唸醫學院,以便傳承父業--讓因非正式醫學院畢業,擁有乙種執照,需搬家讓位給甲種執照的醫師,而多受遷徙之苦的祖父,可以提早退休(雖然祖父接受蘭醫師非常正規嚴格的教導,在院學習四年半。畢業以後再留院實習二年,他的内外科醫術均甚高妙,絕不亞於正式醫學院畢業的醫師)。家父的孝順卻惹來被徵召當神靖丸軍醫,而不幸沉船於西貢外海

轉載自 http://www.laijohn.com/archives/pc/Ang5/Ang5,Kkang/biog/Ang,Gpiau.htm

洪金江生於1885年7月15日住草屯街,石頭埔, 頂過溪仔, 為貧寒洪漏振Âng lāu-chìn農家之四男。 自幼助父耕,曾在書房就讀兩年,其後家貧不能繼續,其長兄洪南Âng lâm耕農兼學堪輿之術, 為人看風水以定吉凶之地。

1901年草屯設教會之翌年,黄烏皮任傳道, 非神學出身, 亦非文人, 但是勇敢過人熱心基督,勤勉傳道、洪南道傍闻道,有感,而後父洪漏振及四兄弟全家信主,而住在頂過溪仔之洪嬰及兩子-數户亦信仰基督。斯時洪金江行年十六, 亦跟隨到拜堂聽道、讀白話字, 因頭腦聰明,未幾能讀聖經。後來聽到彰化教會設小學,聘漢文學者謝連丁為教師, 凡基督徒就讀學生皆免费, 洪金江家族信主後,父兄贊成他讀書。洪金江即負笈到彰化從師,因成績優異,頗受老師之嘉獎賜名為「潔仁」。未久,闻蘭大醫生欲僱用一名排桌子兼做家庭雜工。當時蘭醫生與梅監霧牧師都尚未結婚,兩人住在一起, 洪金江一聞之下,喜出望外,即投筆從工,勤勉,盡忠,誠實。有一次蘭醫生故意在屋角丢幾個銀元, 第二天洪金江掃地時發現, 撿起來,原封不動交給蘭醫師。因此梅蘭兩師颇信任他,之後, 即昇為厨師, 經數年後,即進入彰化館,成為學生,在院四年半。畢業以後再留院二年,故其内外科醫術甚高妙, 同時由蘭醫生發給他一張英文畢業證書 翻譯如下:

《 我很榮幸證明洪金江先生在彰化英國長老教會醫院接受四年半的訓練,

畢業後繼續在 院内當我的助手達两年之久,

他工作勤勉, 對醫藥,内、外科及產科方面見解非凡,

他同時也是一位很守道德規範的人。》

西暦一九一二年五月一日

英國長老教會彰化醫館

蘭大衛

下圖後排右二乃我的祖父洪金江 ,38 年後老同學們與蘭醫師合照

之後,他衣錦歸鄉, 在新庄開業(信衛診所),門庭若市, 活人甚眾;他的性情純良,和藹可親、謙卑自孜、品行端正、熱心基督、關懷教會。1913年起任教會的長老職達四十七年之久。奉献尤多, 凡教會宿舍,或拜堂有所損壞,即顧工修理, 獨力出資, 雖巨金不惜。往昔連子嬸奉獻小風琴,因教會增長,不再適用, 1917年金江即購山葉大琴一台奉献教會。他視教會宛如其家庭,而且敬重傳教者, 傳教者之家族若有疾病,即保護備至, 而以高級藥品,免費治療。郭朝成牧師曾回憶說: 『我的五男郭東明於第二次世界大戰戰争劇烈之時, 忽頸部生毒疗, 經四十日之久,危在旦夕, 他每日派其長女洪秋瑟女醫,一日數回注射, 最終,即取出其唯一僅存寶藏,一枝德國製注射藥而注射之。結果熱退病除,恢復健康,至今生存於世。』其愛護傳道人家人,於此可見一般也。

洪金江於1910年12月與彰化市南門行莊景次女莊阿四結婚,莊阿四當時剛由台灣總督府所屬日本赤十字病院附设助產婦科畢業; 她隨夫回鄉在新庄從事助產士(産婆)這一行業。她熱心基督, 奉事教會,任執事職14年, 她喜歡參加夜間佈道及個人見證。 在家則教子女學白話字,讀聖經, 並且主日帶子女上主日學,全日守禮拜。 1940年1月她不幸因肺結核病世, 享壽48歲 。一生總共生育6男3女。

洪金江每夜親自主理帶全家作家庭體拜,是熱心之基督徒家庭。因早就在西方文明接觸環境中工作的结果,洪金江承受了某些西方自由開明思想, 在觀念上,他已算是前進思想一份子; 他重視教育, 除了出资使自己的侄子洪大中受醫學教育,到日本留學,畢業醫學校之外, 對自己子女平等教育, 都送到日本留學。 他也同時帶子女到過日本。

洪金江個人興趣很多,常喜抛網捕鱼, 晚上抓水雞(青蛙), 他是台灣最早從日本購電魚機使用之一人, 其他像使用鐵馬(脚踏車),空氣槍打小鳥, 聽昔時稱為「樂耳王」的收音機,兩輪馬達車…等等,都是斯時最前進之事。偶而帶家人到台中看電影或馬戲團, 是個好父親。他幾乎終身行醫,1955年12月,享年70歲而含笑歸天家。願他的後裔能敬畏上帝, 思念故人, 學習他的好榜様, 以歸屬基督徒做光做鹽榮職。

洪元表記《台灣基督長老教會草屯教會設教八十週年紀念冊 修訂本》1980年 P.29-3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洪金江長老,洪漏振四男,1885年7月15日生,1955年12月24日去世,享壽70歲. 曾在彰化醫館接受4年半的訓練,擔任助手2年後歸鄉開業(草屯信衛診所),門庭若市。1910年12月14日(舊曆11月13日)和莊阿四結婚(《台南教會報》310號 1911年1月 P.8),育6男3女。1940年1月莊阿四去世。1941年1月3日再娶李投(《台灣教會公報》671號 1941年2月 P.16)育3男1女。

蘭醫師夫婦一生為台灣的犧牲貢獻可參照下面的YouTube

9/27/2022

好消息!

民生故事館的故事一書已經在9月27日出版。

 

歡迎來館參觀